“救”在身边 | 用不变的情怀将爱撒满上京大地
作者:组宣部 发布时间:2023-07-22 10:47:52 点击量:18
“谢谢您,我现在舒服多了......”
“好的,你现在不能动......”
这段对话来自6月18日,辽上京·2023巴林左旗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受伤运动员与应急救援队队员之间的温暖对白。这段对话看似平常,却包含了别样的情怀。
为了保证半程马拉松比赛的圆满成功,在应急保障服务中,巴林左旗红十字会组织招募了一个特别的志愿服务队——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这支队伍由21名救护员组成,其中,13名来自红十字会老兵救援队,他们承担了大赛流动医疗保障应急救护工作,他们用不变的“人道、博爱、奉献”情怀,将爱撒满上京大地。
6月的辽上京骄阳似火,酷热的天气里能为大赛贡献微薄之力是红十字会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所有队员们所期望的。为了能为赛者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应急救援队队员们在赛前半个月精心筹备,细心安排,专心演练。
比赛当日,我们不希望有任何意外情况的发生,可偏偏事与愿违。上午9时18分,16公里处突然有人倒地。正在巡回骑行的老兵救援队金鑫鑫副队长接到通知迅速反应,立即现场紧急施救。救护员对倒地运动员进行初步评估,无应答、无意识,触摸颈动脉无搏动;立即组织进行CPR(心肺复苏+AED)。在医疗保障人员密切配合下,经过一次电除颤及2个循环的心肺复苏后,运动员有反应,触摸颈动脉有搏动,自主呼吸恢复。同时救护车到达,医务人员给予高级生命支持。
有研究证明,当人体发生心脏骤停后,1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成功率超过90%,此后每隔1分钟,成功率下降10%。在心脏骤停发生的第一时间迅速反应、开展高质量心肺复苏及电除颤对复苏成功至关重要,这也是本次成功施救的关键所在。
参与施救的金鑫鑫副队长回到家自豪的对女儿说:“姑娘,今天爸爸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成功的救了一个人。”姑娘好奇的问:“什么?爸爸你还能救人?你真的太伟大了......”无私的举动,为女儿树立榜样的同时,也让这份爱感动着社会。
本次大赛,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成功转诊呼吸心跳骤停、意识模糊等情况运动员6名,表皮擦伤、痉挛、脚扭伤29名,中暑45名。这些出色的“战绩”,无不让人连连点赞。他们的事迹不是惊天动地,却用赛道救援“第一岗”的无私,为赛手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近年来,巴林左旗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在全旗各类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3.29”巴林左旗疫情大考前,是他们默默无闻的付出,让千家万户得以平安;是他们的细心服务,让支援巴林左旗的“兄弟们”有了家的归宿。大事前有他们的挺身而出;小事里有他们的无私奉献,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用无私的“底色”为巴林左旗增添了“亮色”,他们用亘古绵长的“爱”感动着你我,温暖着你我。